课程简介:
企业的检验人员常占企业全体人员的5-10%。虽然“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”,但对企业而言,目前不作好检验工作是万万不行的。本课程目的,就是帮助质量检验人员认识本职工作的重要意义,系统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,提升素养,更好更快地完成任务。
课程提纲:
一、良好的质管理念、质量检验功能:
1.企业文化与品质管理;
2.品质管理的演进史;
3.质量的态度与观念;
4.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。
(1)鉴别功能
(2)“把关功能”
(3)预防功能
(4)报告功能
二、抽样方法与技巧:
1.抽样方案涉及的17个概念
2.制订不同原料的抽样方案(MIL-STD-105);
3.检查水平(IL)、合格品质水平(AQL)
4.为什么天天实施,还会有错?
5.检验状态标识、时效性,不合格品处理。
三、进料检验的操作实务
1.进料检验就是确定来料能否接受;
2.判定产品合格与否,
3.必须要有标准;
4.标准(检验计划)编制的六项原则:
(1)充分体现检验的目的
(2)对检验活动能起到指导作用
(3)关键质量应优先保证
(4)综合考虑检验成本
(5)标准明确,方法得当
(6)验证应在采购合同的件或检验计划中详细说明,并经双方共同评审确认;
(7)检验计划应随产品实现过程的变化作相应修改和调整;
1.如何制定进料标准(图纸?样品?);
进料检验标准编制演练。
四、如何正确使用试验或检验装置:
1.配置合适的计量器具;
2.编制操作作业指导书;
3.确定正确的方法;
4.培训合格的检验员;
5.检验装置的维护、检定,防止失效。
五、辅导供方提高质量:
1.供方不是故意的,他不想加工不合格品;
2.辅导供方共同成长,实现双赢;
3.供方质量异常的妥善处理,防再发;
4.进行供方供货业绩汇总,管控源头,淘汰屡教不改者;
六、成品检验标准的拟定
1.明确产品形成有关的作业流程图;
2.根据作业流程图确定检验流程图;
3.判定产品合格与否,必须要有标准;
4.标准(检验计划)编制的六项原则。
七、质量管理制程和成品检验的控制:
1.制程检验操作实务
A.首检检验的实施要点和注意事项;
B.工序自检互检的基本要求;
C.现场QC巡检的注意事项;
D.现场QCC活动对质量稳定性和持续改进的好处;
E.采取措施防止出现不合格品;
F.及时记录检验结果,分析原因,持续改进。
2.成品检验操作实务
A.成品质量控制的关键点及控制方法;
B.标准要求的产品外观、尺寸、性能、包装和附件检验;
C.成品检验报告的规范填写、归档、可追溯性,为顾客提供信任。
八、不合格品的处理
1.不合格品发现的时机;
2.不合格品的即时处理;
3.不合格品的分级处理;
4.不合格品处理的记录。
收益:
提升质量检验员的品质意识;通过真实演练,掌握简单实用的数据分析方法,掌握有效的预知异常、控制异常、解决问题的能力!
对象:
质管人员、检验员、生管人员、技术人员